黔中道
提要:唐代,开元年间所设的十五道之一~黔中道,为今渝、黔、湘、鄂、桂结合部,幅员面积约30万平方公里,辖18个经制州和51个羁縻州。自古境内以盛产盐丹著称。在唐王朝较为宽松的政治环境下,“中原兴师,黔中独宁”,经济社会得到了发展。本文从盐的角度解读“黔”字入手,展示了以盐丹文化、多民族多种经济形态共存的文化、流官和流放文化、羁縻州文化为其内涵的黔中文化。
关键词:黔中、盐丹、流放地、羁縻州、文化。
作者:蔡盛炽
黔中一词,最早见于《史记·秦本纪》,“孝公元年……楚自汉中,南有巴黔中。”为什么叫“黔中”呢?
笔者认为,黔中的得名,当与盐有关。
黔,按《汉语大字典》和《汉语大词典》等工具书的解释,都是“黑色”、“晒黑”、“通‘黥’(古代刑罚,在脸上刺黑字)”等,好像与盐无关,果真如此吗?
《黄帝内经·素问》中说:“鱼盐之地,海滨傍水,其民食鱼而嗜咸……故其民皆黑色疏理(疏理,即粗皮肤)。”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说:鲁国人猗顿因为熬盐发了大财,可同王者比富,又说,盐“或色白,或青黑”,古代,就有黑色的盐,吃多了,皮肤就会变黑,以黔字指代盐,就顺理成章了。
《礼记·檀弓下》载,“齐大饥,黔敖为食于路,以待饿者而食之。”战国时的齐国,即临海的胶东半岛地,有鱼盐之利。发生大饥荒时,黔敖却向饥民们施舍食物,可见他很富有,他同猗顿一样,因熬盐而致富。“敖”与“熬”通〔1〕。古代以业为姓。黔敖,就是熬盐的老板了。又是以黔代指盐的实例。
无独有偶。楚庄王的令尹(宰相)孙叔敖,孟子说他“举于海”〔2〕,《集注》说他“隐处海滨”。他在海滨熬盐成名了,楚庄王才用他。
因为巫溪和郁山两个产盐的地方,都在巴国境内,所以这一地区,被称为巴黔中。黔中者,盐在其中也。楚黔中和秦黔中都不辖巫溪天然盐泉,但有郁山盐泉,仍沿用其名。
巴以后,楚国和秦代都设过黔中郡。本文着重探讨的是唐代的黔中道,即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(733)到唐末(907)这174年的文化。
唐太宗贞观元年(627)分天下为十道,黔州属江南西道。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(733),分天下为十五道时,才把江南道的黔州等地划出来,另置黔中道,辖境北到湖北建始,南到广西凌云,西到贵州毕节,东到湖南沅陵,面积约30万平方公里。彭水为道、州、县三级治所驻地,为今渝、黔、湘、鄂、桂结合部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的中心。
本来,唐初实行的是州、县两级地方管理的体制,府州是一级政区,县是二级政区,道是监察区域,并不是固定的行政机构,只设观察使,意在对所属地方进行监督。到唐玄宗时,改设采访处置使,有了固定的治所,定为常制。实际上,道正在向有实权的一级政区过渡。“安史之乱”后,道,已不再是前期单纯的监察机构,已经成为掌管道内政治、经济、军事事务的一`级行政机构,使地方管理体制,变成了道~州~县三级管理体制了。以黔中道为例,第一任采访处置使是浑瑊。后来,官名越来越长,权力越来越大:如赵国珍,任黔州都督,兼本管观察处置经略(经营管理)选补等使;薛舒,黔州刺史、黔中经略招讨观察处置
注:〔1〕《战国策·魏策二》:“易牙乃煎敖燔炙”,“煎敖”即“煎熬”。〔2〕《孟子·告子下》。盐铁选补等使……